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2:46    次浏览
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,3月18日上午,青岛市市南区召开争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先进区动员大会,公布了相关工作方案。这份工作方案涉及学校、社区、农贸市场、超市等领域,并量化了检测要求。2015年,市南区将健全“智慧监管”信息平台和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制度,全面推行有奖举报,并建立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“黑名单”。35所中小学配快检设备根据《市南区争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先进区工作方案》,市南区2015年将在35所学校食堂配备农残等快速检测设备。 “这35所学校涵盖了市南区所有的小学和初中,市南区将为每个学校配备快速检测设备,目前比较有可能还是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,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每天进入到食堂的肉类、菜类等食材进行抽检,我们也会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。 ”市南区食药局工作人员介绍说。目前,市南区所有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全部安装了“千里眼”,监管执法人员通过监控中心大屏幕可以24小时实时查看后厨餐饮加工操作全过程,发现问题可以立即取证查处,确保校园饮食安全。此外,市南区还将新创1家示范性学校食堂,指导学校编写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。出门就餐先看厨房评分对于市民来说,外出就餐最担心的就是厨房卫生和食品安全。2015年,市南区将综合治理小食品店、小餐饮、小摊贩,力争小餐饮持证率达到95%以上。在“清洁厨房”创建工作中,以中小型餐馆、快餐店、小吃店为重点,力争达标率达75%以上。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等级评定和等级公示,重点加强对C级和不予评定单位的动态监督检查和查处规范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经营者,也将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。市南区还将继续推进“智慧监管”信息平台建设,充分运用物联网、智能标签、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,新建 “明厨亮灶”餐饮单位200家,“智慧餐厅”总量达到600家,力争实现全区大中型餐饮单位的全覆盖。届时,市民除了可以在就餐时通过店内的屏幕观看后厨直播,还可以通过网站、手机APP等渠道实时查看后厨情况并可打分评价,实现覆盖全环节、全领域的信息化监管体系。市场摆摊要实名登记据市南区食药局工作人员介绍,市南区力争今年市场内小摊贩实名备案登记率达到80%以上,在4家农贸市场落实食品安全质量保证金制度。严格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不合格农产品供货商退市,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,并设立违规企业和个人“黑名单”。年内,市南区将在12个农贸市场、12家大型商超全面实行农产品准入管理,市场主办者与入市业户通过协议方式,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管理。凡在商场超市抽检一次不合格的,其供应商三年内不得入市;两次不合格的,终生禁入。凡在批发市场抽检一次不合格的,其供应商一年内不得入市;两次不合格的,三年不得入市;三次不合格的,终生禁入。加大违法案件移送力度“我们将以高频次的抽检促进最严格的监管,全年完成5000批次抽检任务,全区每千人人均检测数量达到9批次,比全市标准提高20%。 ”市南区食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2015年下半年,市南区每个街道的社区小型快速检测实验室也将投入使用,市民可免费检测肉类、水产品、水果蔬菜、水发制品、米面食品、调料制品等食品品种的农药残留、瘦肉精、苏丹红、吊白块、亚硝酸盐、甲醛等指标。根据该方案,市南区将重点打击食品假冒伪劣、违禁超限、无证生产经营、非法渠道购进、擅自降低经营条件等违法行为,加大违法案件的移送力度。除此之外,市南区还将对监管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进行每人每年不少于40小时的培训。每月开展市民评议、市民巡访团、厨房开放日等活动。